2月13日,在北京圆明园举行的“圆明园流散文物专项保护基金捐赠活动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向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捐赠人民币800万元,设立圆明园流散文物专项保护基金,用于支持开展“圆明园海内外流散文物及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这是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成立以来收到的首笔捐款,也是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助力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积极实践。
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降彩石向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递交了捐赠支票。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曹宇明为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颁发了捐赠证书。
据介绍,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是一家旨在保护和利用圆明园遗址、文物,对现存和流散文物进行研究,开展相关社会文化公益活动的非公募基金会。本次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捐出的800万人民币,将用于圆明园流散文物及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详细调查圆明园流散文物及文献信息;为圆明园流散文物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数据依据;详实的记录圆明园流散文物及文献情况,并将确定的圆明园文物及文献数据进行分类管理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徐永全出席发布会时指出,初步估算圆明园流散在海内外的文物总量可能超过150万件,这些文物信息对于研究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极大价值。为进一步掌握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基本情况,防止信息逐年衰减,迫切需要尽快开启圆明园流散文物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中国人保作为一家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出于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为圆明园流散文物专项保护基金慷慨注资,在此我代表海淀区政府对中国人保以及长期以来所有关注圆明园文物保护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未来看到越来越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加入我们的行列,加入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宏大工程中来。
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降彩石表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回忆,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资金和力量,是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在国家文物保护公益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成立65年来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14年累计承担保险责任金额超过300万亿元,约为同期GDP的5倍。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作为集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医疗救助、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累计公益慈善捐赠支出超过1亿元。中国人保公益慈善基金会希望通过与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的共同努力,有效助力实现流散在海内外的宝贵文物踏上回归之路,建立起系统全面的文物数据库,普及宣传更多的文物知识,鼓舞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
北京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猛,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和圆明园管理处干部员工及有关媒体记者等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